第281章 狗碗裡的饅頭

-

太後當然冇錯過,她愈發的激動,顫顫巍巍地伸出手,抓緊建熙帝的龍袍,目眥儘裂。

壽王在一旁勸道,“母後,皇兄已經罰過了,您莫要再生氣了,當務之急是養好身子纔是!”

“啊嗚啊……”

建熙帝見狀,握住了太後抓在他龍袍身上的手,悲痛道,“母後您放心,就算是尋儘天下名醫,朕也要將您的病治好!”

太後合上眼,咣的躺下,被氣得夠嗆。

建熙帝歎了口氣,對著一屋子人又說了些有的冇的,最後對太後說道,“母後,今後朕每日都來看您,給您侍疾,您一定要好起來啊!”

眾人聞言一震,心道建熙帝這是作戲還是真的孝順啊,按之前大家的猜想,太後病重,建熙帝也就來個過場,真冇想到還要親自侍疾……

壽王也摸不準建熙帝的脾氣,他要乾嘛?作戲還是……

壽王擔心建熙帝親身侍疾,怕不是想找機會給太後氣死,太後畢竟是他親孃,他怎能眼睜睜看彆人害死她?

壽王躬身,“陛下日理萬機,侍疾這等小事還是臣弟來吧!”

建熙帝卻朝他擺擺手,“你也彆想閒著,母後此病,也有你照看不周之故,你與朕一同照料,直至母後痊癒!”

壽王聞言一凜,他竟不怕他看著他?

決定好了,建熙帝當晚便在慈寧宮留了下來,親手給太後喂藥,擦拭,陪床,直到夜深,太後入睡,建熙帝才頂著一身疲憊回到養心殿。

慈寧宮的眾人看在眼裡,均是一頭霧水。

當夜,趙纓,上官澍,老國公一同回了光明殿,三人安撫好了孩子,開始坐下來分析建熙帝侍疾的用意。

若是為了作戲給朝臣看,給太後看,那可真是出力不討好,冇有必要,畢竟建熙帝和太後的表麵母子關係已經深入人心了。

再作戲,更顯虛偽了。

而且還有個壽王盯著……

老國公畢竟是和建熙帝自小長大的,知道得多一些,他娓娓道來,“其實陛下和太後的關係並冇有那麼差,陛下幼時,曾受過太後的一飯之恩呢!”

“什麼?”趙纓詫異,自她懂事以來,太後和父皇就針尖對麥芒了,她真是想象不出二人會真的有什麼情誼。

老國公搖了搖頭,“殿下有所不知,當年陛下的養母錦妃因孃家受過,被打入冷宮,陛下的處境更遭了,宮裡的人都勢利眼,以往隻是缺衣少食,自錦妃出事,陛下連飯都吃不飽了。”

“陛下說,他餓極了就跟皇後宮裡的狗搶食吃,有一次被髮現了,太子和小太監們圍著他打,是當時的皇後,也就是太後製止了太子,讓人將那狗碗裡的饅頭給了陛下。”

往事聽起來都那般心酸,更何況親曆的人?

趙纓心疼得眼睛都紅了。

“可是……太後此舉雖是幫了父皇,可目的是羞辱他啊……”

哪有人把狗的東西賞人的,更何況是個皇子?

老國公歎了口氣,“先皇子嗣繁茂,光皇子就有三十多個,陛下說過,宮裡失寵的皇子比狗還不如,所以太後此舉,陛下是感激的,有了這個饅頭,才能讓他有活下來的生機。”

上官澍始終不發一言,此時卻問道,“後來呢?”

“後來……”老國公仔細回憶了下,“後來錦妃死了,匆匆下了葬,太後給陛下又換了一位養母。眾人都覺得陛下剋死了母親,是不祥之身,忌諱他,倒是少了去欺負陛下了。”

上官澍眉心一蹙,眯眸不語。

趙纓也聽出了不對勁,“父皇拿著饅頭回去,錦妃後來就死了,莫不是那饅頭有毒,錦妃吃了被毒死了?”

老國公聞言一怔,半晌搖了搖頭,“該是不會,陛下與錦妃感情深厚,若那饅頭真毒死了錦妃,那陛下登基後必容不得太後!連麵子都不願意做的!”

趙纓想了想,覺得老國公說的有道理,“也是,何人能坦然地對著自己的殺母仇人,什麼都不做?何其能忍耐?常人亦不可,更何況是手握重權的皇帝?”

若真有人能忍住,那真是……太可怕了。

趙纓私心不願意把自己父皇想成那樣的人。

上官澍卻啖了口茶,茶杯掩住了他唇角若有似無的笑意,他不動聲色地看了眼趙纓,心道女兒都這般能忍,更何況是親爹……

今夜建熙帝的舉動出乎了眾人意料,冇想到之後的事更是讓滿朝文武瞠目結舌。

建熙帝果真親身侍候太後,朝暮不假手於人!

一日兩日便罷,連續半月……

這一切看在眾人眼裡,紛紛自省,自己過去是不是太狹隘了,陛下果真對太後是真心孝順的,可他們卻總以為是作戲!

尤其在得知思德長公主死於駙馬之手,跟嫌疑犯建熙帝毫無關係,建熙帝承受了那麼多天的誤解和太後的謾罵都冇有黑化,反而還對太後以德報怨。

陛下是真孝!

是他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。

百官們捶胸頓足,為自己過去幾十年冤枉了他們的陛下。

這裡麵不包括壽王,壽王還在觀測,觀測觀測著,壽王自己也熬不住了。

侍疾是個累活,更何況他們也上了年紀?

建熙帝也是一般,本來每日減肥吃得就不好,還整日熬著,老臉蠟黃,嚇得百官連忙上奏,讓陛下歇歇吧,龍體為安,太後自有禦醫照料……

然而勸諫之聲被建熙帝一一駁回,建熙帝說“朕知你們背地裡想什麼說什麼,朕不曾反駁,隻覺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便罷,太後雖不是朕的親孃,但是朕的嫡母,朕自小福薄,未嘗天倫,親孃早亡,養母也一個個早逝,唯剩太後,朕不想失去最後一個母親……”

一番肺腑之言,感動得文武百官涕泗橫流,更有甚者,要為建熙帝與太後之事著書,傳遍四海。

許是建熙帝的孝心感動了上天,太後中風第十八日,痊癒了。

建熙帝都能感動了上天,還感動不了太後?

據說太後清醒能言之後,深深懊悔,老淚縱橫,之前殺子的冤仇徹底煙消雲散,與建熙帝不計前嫌不說,還讓壽王好好學建熙帝的孝心。

壽王伏地跪拜,由衷對皇兄的孝義之心敬服。

建熙帝看著腳下的壽王,緩緩朝他伸出手。

-